黄色视频

学校主页| 返回旧版| 书记院长信箱

学术研究

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当前位置: 黄色视频 -> 学术研究 -> 科研机构 -> 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 -> 正文

性别学术月讲座回顾(五):重新发现“再生产”——性别研究的结构性视角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12月12日 11:09

“妇女/性别学术月”讲座回顾(五):重新发现“再生产”——性别研究的结构性视角


127日下午,江苏省“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月”黄色视频 专场第五场讲座——“重新发现‘再生产’——性别研究的结构性视角”在线上借助腾讯会议平台顺利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了中华黄色视频 的李洁教授分享自己在性别研究领域的研究与思考。李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美国伯克利大学、马萨诸塞大学阿默赫斯特分校访问学者,现任中华黄色视频 社会工作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性别社会学专委会理事长等职务。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再生产理论”视角下的性别、劳动和家庭议题。


讲座一开始,李教授就以不同时间空间中,各个国家地区社会对养育的政策及态度的多样实践作为引入,带领大家将对“再生产”的思考置于历史与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之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将“母职”、“养育”、“再生产”等概念问题化。

李洁教授首先围绕“社会再生产理论”分析了“再生产”的重新发现。她重点强调了社会再生产劳动在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中反映出阶级、性别和种族权力的关系的同时也塑造了作为自然和社会性存在的人类主体,形成其惯习和精神气质的再生产活动是经济生产和有酬劳动的重要前提。但这样的再生产活动却没有在现代理性逻辑框架下的价值结构中得到足够的重视。

其后,李教授又着眼于历史的长河讨论了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性别分工。李教授认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女性以“后院经济”的形式参与到生产,同时男性也以某种方式参与到子女的教育和养育的再生产活动中;17世纪随着工厂制度的兴起,男性在市场经济中占有更大的优势,女性参与到生产中活动更少;19世纪机器大工业时代男性体能优势减弱,廉价的妇女和儿童劳工更受资本欢迎,伴随而来的是劳工阶层的社会再生产危机和中产阶级关于“家庭解体”的恐慌;进入成熟期的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强化女性的家庭责任和男性的经济角色;社会大生产中很多再生产劳动转化为商品或服务,但女性仍是市场化的再生产劳动的承担者,男性却没有涌入再生产领域;育儿责任的私人化带来的养育者受到标准化的规范手册的桎梏,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照料责任在不同阶层、国家的女性中的转移。

之后,李洁教授与与会者讨论了由“再生产”理论出发,我们能进行的进一步理论思考和可能的研究方向。李教授认为现代的性别不平等不再基于身体的差异,而是根植于“再生产劳动”对“生产劳动”的屈从。在可能的研究方向中,李教授有自己的母职研究出发,提出“作为一种解放力量的母职实践”这一思考。李教授认为,也许存在一种“通过母职实践来反抗母职”,从而赋权母职和解放女性的可能。在她所做的个案中,中产家庭的全职妈妈有很强的自我探寻的主体意识和自我实现与发展的需求。李教授尝试着通过此探寻“产育”如何从私人和生物医学领域中挣脱,重获“人口再生产”社会属性和公共价值。

“女权主义的成熟,就是从‘依存’(dependence)到‘自立’(independence)再到达‘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的过程。我们并不赞同以往那种‘孤立’、拒绝帮助’等狭义的‘自立’概念。而这也是对‘近代个人主义’的质疑。”最后,李教授以上野千鹤子的这句话结束她的分享,再次向大家重申,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调关怀、情感、照料、相互合作与支持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讲座后,李教授和参加会议的老师和同学们就“童年的神圣化”,“社区在再生产中能起到的作用”,“女性母职的强调叙事”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至此,江苏省“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月”黄色视频 专场讲座——“重新发现‘再生产’——性别研究的结构性视角”取得圆满成功,同时由南师大金女院和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组织的黄色视频 专场的五场高水平学术讲座到此结束。感谢所有对妇女/性别研究有兴趣,关心妇女发展,关注妇女/性别问题的师生同仁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撰稿人:马萌萌,杨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