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2019年江苏省“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月”学术讲座暨“贻芳讲坛”第六期在随园校区逸夫楼416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程爱民教授,讲座题为《论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叙事”——以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和谭恩美的小说为例》。

程爱民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华裔文学产生的背景。美国华裔文学是中美两种文化碰撞和杂交的产物,但又呈现出鲜明的个性与特色。由于美国华裔特殊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美国华裔作家大多具有双重文化身份和视野,大多意识到美国华人/华裔的双重文化/民族属性及其“他者”地位;于是他们以考虑自身的存在状态为契机,以独特的生命体验和观物视角关注并表现华裔群体在中美两个世界和两种文化碰撞中的生存以及对于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之后,程爱民教授对“中国叙事”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美国华裔文学中的“中国叙事”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表现形式。所谓的“中国叙事”(Chinese narrative),指的是以汤亭亭和谭恩美为代表的美国华裔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通过借用、改写一些中国文学传统中所独有的叙事形式,赋予美国华裔文学及其叙事策略与文化渊源以合法性,打破沉默、表明立场,强调美国华裔在美国社会中的重要历史作用,从而为自己的写作赋予力量。程爱民教授同时指出“中国叙事”与西方叙事范式的不同。美国华裔作家的“中国叙事”大多基于中国记忆、中国历史或中国想象之上,这种“中国叙事”区别于以时间性(temporal)为整体架构的美国(西方)叙事范式,呈现出以空间化(spatial)为主体架构原则的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美学形态。实际上,许多美国华裔作家常采用多种叙事形态:中国叙事、美国叙事、或中美混合叙事,即双重文化观和双重视角。
最后,程爱民教授以汤亭亭、谭恩美两位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代表作为例,介绍了美国华裔作家在写作中对章回体叙事形式、话本小说叙事形式等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一些叙事手法的运用或混用。她们大量使用中国经验、中国神话传说,一方面旨在增强作品的异域性和吸引力,另一方面则试图来对抗美国主流文化,表现他们作为族裔的生存体验和民族身份价值。
程爱民教授的讲座内容丰实,深入浅出,精彩生动,极大拓宽了金女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令师生们受益匪浅。讲座后,程爱民教授与金女院英语系教师进行了简短的学术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