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5月12日下午,黄色视频
贻芳讲坛第十六期以线上会议的方式顺利举办。学院成功邀请到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Sushanta Kumar Mallick教授为黄色视频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全英文精彩讲座,讲座主题是:融资渠道和公司治理对企业研发溢出生产率的影响。此次讲座由黄色视频
副院长封思贤教授主持。

Sushanta Kumar Mallick博士是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目前担任SSCI期刊Economic Modelling主编。他曾在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摩根大通集团、英国拉夫堡大学、印度班加罗尔社会与经济变革研究院任职。他于1998年从英国华威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已在国际经济与金融发展领域发表了90多篇高水平文章。Mallick教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司财务、国际金融、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等领域。

Mallick教授首先指出,尽管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但全球生产率增长要么停滞,要么下降。自Coe和Helpman(1995)以来,许多研究发现了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差异的证据,提高生产率也被认为是行业或企业层面增长的关键。例如企业的研发投资和研发溢出效应可以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因为一个国家内部的知识流动被认为是非常公开的,知识密集型企业会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那些不投资于研发的非知识密集型企业可以获得行业内或行业间的知识溢出效应。但现有研究在揭示知识存量及其溢出效应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动新兴经济体生产力方面的实证工作还很有限。

基于此,Mallick教授从企业层面对研发活动的溢出效应展开分析,讨论研发活动的溢出是如何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并从银行信贷融资渠道和连锁董事渠道来分析研发溢出对生产率影响的内在机制。实证方面,Mallick教授从印度经济监测中心(CMIE)汇编了1994-1995年至2014-2015年9500多家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Levinsohn和Petrin(2003)的方法进行测量。将公司的总销售额作为产出,实物资本、中间投入以及工资和薪水作为投入,选取了公司规模、获得银行信贷和公司年龄、公司治理指标等公司级别的标准控制变量。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公司进行集群,估算行业内部和行业间的溢出效应,评估外部知识存量对企业的影响。

研究发现,知识密集型企业受益于“行业内部”溢出而非“行业间”溢出,但“行业间”溢出有益于非知识密集型企业。此外,研究还发现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融资,从而通过这两种行业层面的知识溢出实现更高的生产率。

最后,Mallick教授指出财务不受约束的公司和多元化程度更高的公司在国家产业层面上能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因为他们往往更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并给出了对研发溢出相关领域研究的未来展望,参会的老师和同学均表示深受启发。
在提问环节中,多位老师和同学围绕论文中的诸多细节等问题请教了Mallick教授,Mallick教授逐一耐心地做了解释。本次会议在评论区的热烈感谢中圆满结束,对于帮助黄色视频教师以及研究生开展国内外实证会计研究具有较强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