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预防各类诈骗案件的发生,11月4日晚18:30,黄色视频
面向2022级本研新生召开以反电诈为主题的线上安全教育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仙林派出所一级警长张爱峰警官担任主讲人,院党委副书记高见出席并主持此次活动。



讲座伊始,张警官先向大家介绍了电信诈骗的含义,电信诈骗就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互联网等媒介,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属于非接触性诈骗。随后,张警官列举了国家反诈中心统计的2021年刑事诈骗案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强调案发率之高。



接下来,张警官着重列举了八类常见的诈骗手法。
一、冒充公检法型
张警官介绍道,冒充公安局以及法院法官轮流打电话的行为一定是诈骗。他呼吁同学们加强自身防范意识,接到自称官方渠道打来的电话时,一定要加强警惕,准确运用网络渠道等方式去验证其真伪性。

二、网络刷单型
张警官指出,犯罪嫌疑人抓住受害人想快速轻松赚钱的心理,利用刷单任务首单小额返现的手段,使受害人放下戒心,逐步落入其制造的圈套,后续则通过“文字游戏”,找借口拒绝立即返现,并抓住受害人想追回钱款的心理,诱导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资金。

三、贷款诈骗
此类诈骗中犯罪嫌疑人主要借用正规贷款公司名称伪造官方网页,设法获得受害人的信任。对此,张警官提醒所有同学,一定不要在任何贷款网站随意输入个人相关信息,特别是银行卡相关账号密码,如果有相应需求,务必前往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

四、“杀猪盘”诈骗
犯罪分子通常借助网络交友app进行诈骗,锁定受害者后往往与其向恋爱关系发展,骗取受害者信任进而达到诈骗目的。张警官提醒同学们,网络交友和恋爱务必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不要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五、裸聊诈骗
犯罪嫌疑人往往借助某些手段塑造美女形象,添加受害人好友并提出视频邀请引导其上当,随后通过非法软件获取受害人联系人信息,并以将视频泄露为由要挟受害人并勒索钱财。张警官提醒道,同学们在添加好友时务必提高警惕心,证实其真实身份。

六、冒充客服诈骗
张警官提到,此类案件主要有两种手段:其一是诈骗分子冒充电商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以高额理赔为诱饵,引诱受害人填写隐私信息随后骗取钱财;其二是冒充客服收取所谓的“取消业务手续费”,以达到诈骗目的。对此张警官提醒广大同学,收到客服来电时务必提高警惕,需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核实,平日里也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以防诈骗。
七、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分子会冒充上司、同事、同学等身份行骗,面对这种情况,同学们务必在添加好友时多方渠道证实其真实身份,以免上当受骗。如果遇到对方提出借钱等涉及金钱的要求,需提高警惕,切记通过电话或线下见面等方法进行核实。
八、冒充防疫人员进行诈骗
诈骗分子在此类案件中会冒充防疫工作人员进行诈骗。张警官强调,防疫工作人员不会提出核验财物、资产、添加好友等要求,如出现以上行为,一定要警惕。
最后,张警官呼吁同学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

同学们通过本次反诈宣传讲座认识了各类新型诈骗手段,增强了自我防范意识,提升了应对网络诈骗的能力。本次讲座采取“警+校”联动联防机制,为编织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网”,筑牢平安校园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随着同学们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的提升,诈骗案件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文字 | 陈镜伊 王 蕊
图片 | 任 禾 陈雨辰
编辑 | 杨钰婷
审核 | 高 见 张一川 赵青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