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视频

学校主页| 返回旧版| 书记院长信箱

校友会

校友风采

当前位置: 黄色视频 -> 校友会 -> 校友风采 -> 正文

何小杨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22年12月09日 18:21

何小杨,管理学博士,中国注册会计师(CPA),高级经济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南师大金女院2001级会计学专业学生,本科期间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班长等职务,多次获得校“朱敬文奖学金”、院“厚生奖学金”等,荣获“江苏省三好学生”、黄色视频 “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银奖;本科期间还自学法律,获南京大学法律学士学位。2005年保研至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期间担任会计学院学术部部长,2010年获管理学博士学位。期间,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以访问学者身份赴香港城市大学进修。

2010年7月进入中国工商银行博士后工作站和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主要从事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领域研究工作,2012年出站后,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内部审计局,现任高级风险经理。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篇,出版著作3本,参加省部级和行内课题8项,多次获学术奖励。

             一、坚持:在高中被动学习和大学自主生活中寻找平衡

高中时的学业,寄宿生活,学校安排,老师规划,从早晨天刚蒙蒙亮的出操到晚上十点的自修课,一切都是按部就班、详细安排、有条不紊······但大学生活不一样,没有老师催促甚至批评,没有父母叮咛甚至唠叨,更没有周周测、月月考、残酷的排名和比不完的分数,这是一个需要高度自律、自觉、自主的空间。

当大学生活如期而至,何小杨踏入南师大仙林校区,迎接她的是:广阔到需要公车来往返宿舍和教室间的校园、丰富到宣传单接到手软的社团、全面到需要自主选择的课程设置、先进到全部多功能电子化和基本没有上网约束的学习环境、自由到可以没课窝寝室······所有的一切,让她一下子如释重负,几周学习生活下来,除了《流星花园》让她印象深刻外,似乎再也没有感受到大学生活的不一样,这时她立刻嗅到了“自由和约束是相对”的气息,她咨询学长、参加高年级职业规划讲座,请教专业课老师,了解会计专业的前景,不多久,她在内心暗自描绘出了一幅不一样的大学生活美好画卷。自此,每天清晨操场上有她跑步的身影、每堂课程结束后有她跟老师探讨的画面、多场专业讲座都有她认真的聆听和积极的思考、图书馆里她常常最后一个离开、英语角中也有她踊跃的参与、学生会里可以看到她写的宣传稿、学院里也活跃起她组织的活动···四年大学生涯,她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丰满,每年都获得校级或者院级奖学金。在学有余力之时,她又报考了全国成人高等自学考试,凭借着恒心和毅力,通过了南京大学法律专业的所有课程和论文答辩,获得法学学士学位。

她对学业的认真、对研究的严谨、对真知的求索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后来攻读硕博学位、做访问学者期间,她要处理更多的事务性工作,但学习一直是她紧抓不放的事项。她可以在同伴们节假日游遍香港山水、逛遍大街小巷、品尝各色美食之时,依然坚守办公室,做着枯燥的数据搜集、分析和文献研读等工作;她也可以在上财毕业生面对优越的工作机会、同学们往返各色企业集团实习的情况下,平静地选择硕博连读,坚持相对沉闷的专业研究。这是她的坚持,也是她的信仰——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二、舍得:在学业与校园实践活动之间寻找平衡


“社团”“学生会”“竞选”“实习”“家教”“勤工俭学”等字眼,一直都是大学生活的关键词,是每一个大学生在踏入社会和体验社会前的热身准备,也组成了每一段青春年华的美好回忆。但是如何平衡好学业和这些校园实践活动,是大多数刚刚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的困惑。

当何小杨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看到各种各样的社团时,她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欣喜和激动,这个能培养兴趣爱好、那个可以拓展一下社交圈、还有那个能反哺学业···她眼花缭乱、无法取舍,一度报了四五个,再加上学生会各种面试、入选、撰写文稿、组织活动,又被选为班干部······一时间,她在各个小组织之间疲于奔命,再加上校园很大,她的很多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但何小杨仔细盘点一下,这些活动似乎都是蜻蜓点水、和同学相处也是点头之交,个人收获并不大。于是,她开始了“平衡”:学业,毫无疑问是主业。而实践活动能给自己增加锻炼的机会。因此她在实践活动中做甄选:一是“合并同类项”,差不多性质的活动只留一个;二是勇于做“减法”,留下真正喜欢并愿意为之付出的实践活动。因此,当大三她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之时,她果断地辞去了班长职务,也给班上有能力的同学锻炼的机会。轻装上阵的她,更加注重专业学习,获得了“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机会,在团队中担任财务分析的职责,她不仅将自己的专业学以致用,更在层层选拔中锻炼了能力。过程中的“断舍离”,成就了全国大赛银奖的机遇,丰富了个人履历,为她后续的保研也增色不少,这就是她的“平衡之道”。


三、拼搏:在事业与家庭中寻找平衡

当职场遇见家庭,往往会产生矛盾和对立,如果处理不好,它们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家庭幸福。何小杨,身为一名国有银行的内审人员,在面对国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任务时,需要履好审计监督职责,做好自身负责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同时,她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需要负责孩子的琐碎事情和整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一边是领导的高标准严要求,一边是嗷嗷待哺和处在学习习惯养成期的小朋友,曾经的很长一段时间,她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人因此筋疲力尽,内心也焦虑万分,结果却还不尽如人意。

这时,她内心的天平又开始运作,她知道自己必须寻找突破口,找到工作与家庭的平衡点。于是,她在一次次尝试和精准计算中,将时间进行严格规划,力争做到工作时间和家庭时间的严格区分。工作中,她高效利用上班时间,对工作内容做好轻重缓急排序;深刻领会领导意图,争取快速达到领导要求。对于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确实需要加班的,她一般都要安排在孩子休息后完成,加班到凌晨两三点也是常事,毕竟她知道年轻需要拼搏,干事创业需要奋斗。当回到家庭中,她会迅速切换角色,尽量不把负能量坏情绪带进家门,放慢节奏,用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等待孩子成长,毕竟幼小的孩子需要时间和空间慢慢成长。这就是她的平衡,用拼搏,也唯有拼搏,才能找到工作和家庭两者的平衡。


AE41



四、奉献:在“小我”和“大家”中寻找平衡





四、奉献:在“小我”和“大家”中寻找平衡




四、奉献:在“小我”和“大家”中寻找平衡






四、奉献:在“小我”和“大家”中寻找平衡



跨进大学的校门,金女院的历史、老校友和传承发扬的“厚生”精神对何小杨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影响。“厚生”精神是指人活着不光是为了自己,更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造福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也使自己的生命更加丰满。后来,她进入上海财经大学求学,其中“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告诫学生的也是去探索真理、经世济国,面向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这些思想为她确立了价值观的根基。

毕业后,她深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意义,在做好自己这个“小我”的同时,会想尽办法、以各种形式来回馈学校和社会,追求“小我”和“大家”的平衡。她会定期组织校友开展思想讨论、工作交流、心得分享,解答大家工作生活中的困惑;也会以向校友基金捐赠等形式,反哺学院、帮助困难学子、鼓励优秀后辈;还会以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将自己的所知、所思分享给大家。在教育孩子上,她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人,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教导他们勤俭节约、把更多的资源留给别人,还带动孩子为贫困地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做捐赠,让孩子从小就种下友爱互助、奉献社会的理念种子。


结语


谈及人生,何小杨说,平衡是一种境界,心态是关键,我们既要有面对重大事件时“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又要有寻常生活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平和心态。生命平衡的力量,其实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的定力,是我们琐碎人生中的定海神针。